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

上海故事 - 名利是文化的敵人

    站在擠逼的地鐵上,遇上令人嘩然的事,竟有乞丐在車廂中向人討錢,由車頭一直開始走,而旁人則視若無睹,可能都已見慣不怪,因為在回程的路上,又見到一對父女以歌唱賣藝的形式向人討錢,而乘客則冷眼旁觀。


    我在想:「上海繁榮背後到底有多少困難家庭?」,也話上海的貧富懸殊問題比香港更要嚴重,其實在旅程中所經過的名牌商店多是十室九空,生意來源都只靠遊客,但名店越來越多,客源真的很多嗎?

    另外上海一些以歷史建築聞名的旅遊點都太商業化了,隨處都是STARBUCK、MCDONALD、KFC,都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特式,個人意見是上海旅遊局的失敗,將本有價值的地方完全改變,一切都因為金錢與地位,這些真的比保留自己國家的文化重要嗎?






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

上海故事 - 初次見面

    首次到訪上海,這個被喻為直逼香港的中國城市。初到貴境,並沒想像中般冷,雖然外界以為上海很國際化,卻沒料到中國根深蒂固的文化仍留於上海,我膽敢以「虛有其表」來形容,有外觀卻沒內涵,繁華城市的背後是車輛不依交通燈號橫衝直撞、市民排隊爭先恐後、還有司機故意繞路騙遊客,那管國際名牌林立,歷史建築滿城,文化就是學不了國際,這確是令人失望。
   
    到徐家匯的幾所大型購物中心亂逛,想找點地道的吃也沒有,惟一的恩惠是找到一所歷史悠久的天主教教堂,巧遇一對同樣是到上海旅遊的香港夫婦,他們介紹了上海值得一去的景點,減省了我們很多編排行程的時間,他們甚至給了我們上海地圖,感覺猶如電玩般給了我們戰鬥中其中一件「武器」。



    依推介到了南京東路,遊覽上海聞名的外灘,看看充滿外國風情的歷史建築,燈光映射下的夜上海果然聞名不如見面,只可惜是景點後的街道極度混亂,這是我又再想為何上海會被稱為國際城市,因為實在是很不行!可能是我期望過高吧?



    幸好仍有一點意外收穫,竟發現了品牌「DICKIES」專門店,在香港只能在一些自家小鋪搜尋,眼前是一家專門店,當然要放肆一番,結果一口氣就花了千多元,盡興而歸,總算是不枉此行,但難為了兩位同路為我心痛。

2011年12月24日星期六

進入香港的巴基斯坦

認識這群朋友已一年有多的時間,
終於有機會到訪他們的家,
更深的體驗巴基斯坦文化,同時品嚐聞名已久的美食,
確實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未進門口,已看見像中國揮春的字句貼在門上,
寫上了巴基斯坦文字,以我估計大約是說「亞拉是這家之主」吧?
進到屋內,完全脫離香港而置身巴基斯坦的感覺,
這裡不像香港家居般很多擺設,卻帶出了一份簡樸美,
很有別墅的感覺,是休息的好地方。
兩行的文字連小朋友也解不懂,最上那位估計是寫上「耶穌」。

像置身於酒店


















感謝母親特意為我們烹調巴基欺坦美食,
終於能夠一嚐地道的文化餐,
吃進口裡,感覺新鮮又帶點陌生,
我發現自己比飯更愛薄餅,簡單又自然,
另外還有咖哩牛腩、多款的煎炸食物及同伴吃不消的白色甜湯。
從心底認真的說,眼前的食物很適合我口味,
所以我也放下青春痘的包袱大口大口的把它們嚥下,
享受一頓與巴基斯坦人共晉的巴基斯坦餐。

感謝母親忙碌的為我們煮著,原來她的廣府話說得很好!

花多眼亂的美食擺在眼前

薄餅是用布包著的



我覺得美味而同伴吃不消的白色甜湯



飯後,母親拿出兩本厚厚的相簿與我們分享著,
(抱歉我的可樂弄髒了他們美麗的地毯)
眼前是巴基斯坦的婚禮,相中的每位都很帥很漂亮,
其實巴基斯坦的習俗與中國的都頗相似,
例如新娘都是要蒙著頭、都是新穿紅衣,
當然兩者也有各自特別的地方,而重點是兩者都很重家庭觀念,
兩者都會大擺宴席接待親朋。

母親拿出相簿與我們分享著
















骨子裡,我以認識這群巴籍朋友自豪,
在他們心目中,相信我也佔有了一定的地位,(超酷呢!)
我怕關係有朝一日會隨著他們成長而完結,
無論怎樣,我都感謝他們在我生命的一部分中出現,
能夠與他們同笑同活,確實是件好得無比的事。
在這個與你們文化甚少關係的節日裡送給你們耶誕禮物,
並祝福你們每位都耶誕節快樂,每位都要快樂地成長呀!

2011年12月21日星期三

「自在生活墟」,明碼實價益街坊

小弟創作的logo已經誕生
    天水圍是全港最貧窮地區之一,也是全港物價最高的地區。從過往的物價調查發現天水圍的物價是冠絕全港,比住戶入息中位數達二萬七千元的灣仔區還要高,背後原因乃區內的街市商場主要由大財團主導,其高昂租金帶動物價上漲,在市場被壟斷的情況下,居民惟有侷限於商場購物,被逼買貴貨,例如一頓麥當奴快餐店的巨無霸餐,領匯旗下的四間分店售價25.1 元,已比中產屋苑杏花村 和另一窮人聚居區域深水埗所售的24.8元昂貴。天水圍的貨品物價簡直令居民生活百上加斤,為生計緣故居民被逼在開支上絞盡腦汁,生活壓力極大,因此,在天水圍的某個角落,就出現了「天光墟」這個名詞,一個為求生計而每天晨早冒險售貨的市集,同時反映區內居民在生活上的艱難,成為了一個為生活而努力的小社區,就如舊日的香港,市民生活雖然是苦,卻能苦中作樂,商戶與顧客聯繫著難能可貴的情,是今天難以尋找的,這種關係也感動了「天約心社會服務」舉辦「自在生活墟」。


    「自在生活墟」以售賣便宜貨品祝福街坊,舒緩區內的經濟壓力,實行街坊所花的金錢能用得其所,也期望「自在生活墟」能成為一個有人情味,不以金錢利益掛帥的地方。首次的「自在生活墟」與良心企業合作,已於12月17日及18日舉行,售賣貨品包括8公斤米($65) 、罐頭祝福包($32四罐) 、服裝($10) 、擺設($10) 及玩具($5) 等 ,種類繁多,符合不同年齡人士的需要,因此吸引了不少街坊全體出動前來「掃貨」,當中以服裝及玩具最為吸引,在父母揀選服裝的同時,玩具亦發揮了作用吸引兒童的目光,讓各人都能夠悉心選購貨物,最後固然是皆大歡喜,各取所需。

    過程中訪問了幾位街坊,他們都表示以「掃平貨」的心態來到,能夠購得心頭好讓他們感到高興,同時亦支持「天約心」繼續舉辦同類活動。有見及此「自在生活墟」訂於每月第三個星期六舉行,將售賣不同種類貨品供居民選購,期望藉此接觸居民,為他們提供更多適切的服務。



  




2011年12月20日星期二

聖誕快樂

    走到鬧市中都見到色彩繽紛的飾物佈置,還有充滿歡樂氣氛的節日音樂,也少不了五花百門的貨品,讓寒冷的日子增添一份溫暖。
這是我見過最帥的聖誕樹

    記得兒時聖誕未到以先,已急著嚷父母購買禮物,還買了一大疊聖誕賀卡,寫上簡單的祝福送給老師同學,但上了中學以後,這種習慣已消失了,惟一保留的聖誕活動,就是在平安夜帶著聖誕帽,唱著聖詩的報佳音。

    所以2011的聖誕節,本人決定回歸傳統,買來聖誕卡送給對我重要的每一位。所以收到聖誕卡的,證明你對小弟重要得很,請對我珍而重之。收不到卡的,請原諒小弟的吝嗇,非我對你漠視,只是卡數有限罷了。


    無論如何,聖誕都是開心快樂的日子,提前祝福大家聖誕快樂,同時希望你們聽到這節日最重要的訊息,就是聖誕節最根本的意義。

2011年12月17日星期六

自在生活墟

我住於天水圍,工作地方也在天水圍,
這塊土地在香港的名聲不好,居民生活條件亦很多缺乏,
政府表面上為天水圍帶來很多福利,背後只是一台戲,
因為天水圍的業權被商界瓜分,
市場都被商界壟斷,小商戶只有紛紛結業。
所以天水圍或許是全港最貧窮的社區,但也是全港物價最高的地方。

以簡約為主的超帥海報是由小弟設計的:)


與工作的團隊 - 「天約心社會服務」舉辦了「自在生活墟」,
目的是幫助天水圍社區,以合理的價錢造就街坊,共同抗通脹!
而我們的目的也不在於賺錢,確實是盼望祝福居民如此簡單。
其實早在歐美等地,Liberty Market早已盛行,
當然我們沒有它們般大規模,只是售賣衣物、玩具、擺設、聖誕飾物及食物罷了,
不過都很吸引了吧?全完顧及了各類人士的需要,
母親在這邊選購衣物,子女就在那邊玩弄玩具,
價錢又不貴,結果各有心頭好,
這日假期也變得更快樂。

我喜歡這種市集的感覺,就像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小社區,
在金錢掛帥的年代,仍然真誠相待的買賣更見可貴,
舊時的香港不都是這樣的嗎?是甚麼斬斷了關係?
錢賺得越多,真心朋友就交得越少,這又為了甚麼?


感恩在宣傳不足的情況下仍有很多街坊無脛而來,
你們買多少確實不重要,我們只想給你們帶來一點快樂,真的!
未來「自在生活墟」將每月舉辦一次,
我希望「自在生活墟」能成為天水圍的一件盛事,
更多姿多采,有更多人的加入,讓這個小市集成為別人發揮才幹的地方,
這的確是我的一個小小夢想,感謝機構助我實現,
讓我有點成就的感覺,實在太棒了!
將一切榮耀、頌讚都歸給天上的父,阿門。
感謝你們特意前來幫忙,愛死你們了!

2011年12月14日星期三

生人勿近

或者是性格所限,
至小我已厭惡群居生活,
很怕主動接觸陌生,更怕當過程中的dead air,
我承認自己在與人交際上確有點限制,
但並不代表我孤僻,因為在我身邊仍有無數的好朋友,
只是我較愛獨來獨往,喜歡所做的事情只需對自己負責的感覺。

無奈人總是要成長,
逃不開上帝創造中的群體生活,否則不會有夏娃的出現,
而我也得學習群體的相處之道。
感謝主,我覺得自己適應程度理想,並越來越好,
不變的,仍是與生俱來的極度需要自我空間,
長時間與人相處令我不爽,
看著眼前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心裡不斷呼叫:「主啊!」,外表卻一直強忍著,
怕別人看出自己的心胸。

我的耳朵有一個缺點,
就是對一些絆倒人的說話特別靈敏,
反弱聽在那些造就人的。
所以在群體中容易將人言閒語吸收,
經過濾後成為負面情緒留在心懷,
最後得花一大段自我思索的空間將其淨化,
方可有力重新面對。

慶幸自己工作的地方是個有愛而建立人的環境,
否則我想像不了自己身在辦公室政治下會淪為怎麼樣的怪胎,
始終我不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那種人,
若然要花時間與人鬥智鬥力,倒不如順於自己,
這樣生活來得輕鬆及自然,
反正人存活沒必要向任何人交代,找到自己的方式就是了。

2011年12月9日星期五

愛在香港的巴基斯坦


有人忍無可忍與同學大打出手;
有人每天都拿著中文作業抄著;
有人放棄無數擴闊眼光的機會;

這是我在少數族裔補習班常見的情況,
因文化差異,外籍學童多成為弱小的一群,
特別在校園生活,或多或少都會遭遇同學不公平的對待,
甚者會對他們作出欺凌,
然而,有多少會尋求援助?
普遍的方法是容忍,但結果都如汽球一場會有爆破的一刻。

因文化差異,外籍人士難有途徑學習外語,
特別在香港,累代貧窮顯而易見,
父母因中文水平低而被迫以勞動性工作養家,
子女亦在缺乏家長教育指導下進入正統學校上課,能夠學些甚麼?
最後還不是為完成課業而抄襲同學功課?
然而,有多少服務服侍這一群?
普遍的方法是幫助他們完成課業,但結果都如影印機般把答案覆印一次。

因文化差異,外籍學童難有出外觀光機會,
特別是基本溝通都有困難的一群,常埋首家中,害怕面對社會,
或是因自身文化關係,女人不常外出。
即使子女有外出參觀機會,子女亦被迫因家長處理出入境手續上的困難而放棄。
然而,有多少地方是未曾踏足?
普遍的方法是與他們出外參觀,但結果都如井底蛙般困在香港這個大井中。

每個巴籍學童的笑臉背後都帶著困苦,
這是身為香港人難以身同感受的,
他們活在香港與巴基斯坦兩種文化底下,
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模式,
例如香港文化存有很多規矩,而巴基斯坦文化則缺乏管教,
與香港學童不同,
巴藉學童在校所學的事情家長未必會加以管教,結果容易釀成錯事。
一切問題都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我相信改變離不開「愛」,
在每個反叛背後,「愛」仍在傳遞,
每份對他們的關愛是無法阻擋的,
終有一天他們會發現,並且留戀在有「愛」的地方,
行為及心態上的轉變亦隨之而來,
問題是,多少人願意在這群「非我族類」的人身上投放時間呢?

我相信終有一天,
弱小的一群能與人融和;
失分的一群能學有所成;
缺乏的一群能事事豐足,
這一切都因為「愛」。

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

丁丁歷險記




終於抽空看了史提芬史匹堡執導的「丁丁歷險記」,
而動畫掛帥,理所當然是屬於兒童的電影,
在偵查與冒險之間似乎難以平衡,
以致電影較預期的沉悶,
內裡的搞笑情節也離不開人物在混亂中被衝昏頭腦之類,
論劇情而言,可觀性實屬一般,
未能將故事原有的驚險刺激帶給觀眾。

值得一讚的是電影中每個畫面,
在3D的配合下,佈景、人物更顯細緻,
是眼睛的享受。

對身於80後的我而言,
漫畫「丁丁歷險記」實屬陌生,
印象中只憑兒時的故事書中一見主角,
但我相信「丁丁歷險記」是史提芬史匹堡的兒時回憶,
所以在長大後有能力之時就把回憶重現,
或者對別人而言電影印象不深,
至少在導演及製作團隊心中,
「丁丁歷險記」地位甚高。


買了眼鏡專屬3D鏡,以後看3D電影不麻煩了

2011年12月4日星期日

家的偉大

我的生活離不開信仰,也就是教會,
這天為所屬堂會 - 中華基督教會天約堂十二週年慶典,
同時亦是天路網絡(宣教事工) 的成立禮。
作為同工,一連串的計劃只能用一個字形容 - 「忙」,
腿,走酸了;
肩膊,也重了;
連事奉的心態也被丟棄了,
感謝主!這一切都過去了,
並且是滿口恩言的完結。

十二週年,也牽起腦海裡不少回憶,
教會,簡直是我成長的舞臺,
每個難忘時刻差不多都涉及教會,
也為我帶來生命中每個重要的同路。
教會亦是我第二個家,
因為除父母對兒子的管教外,
就是牧師及屬靈長輩對我的管束,
他們都視我為兒子般對待,
所以,即使我被罵了,確會憤怒,而同時也感到他們背後對我的愛。
教會,就是有笑有淚的地方,這一切都因為「愛」。
現在,自己亦成為教會同工團隊中的一份子,
參與教會的發展比舊時更廣,
慶幸自己在各項偉大的計劃中有份,
亦看見教會對本人的愚拙投下多大的信心。

回到十二週年慶典的過程,
因為是次主題為宣教,而我的服侍範圍涉及少數族裔,
故被臨時吩咐需作一段分享,
雖然不過是一分鐘時間,但已教我緊張得要命;
雖然不過是不過五百的會眾,但已教我眼睛不知向那裡望。
感謝劉子千,他的「唸你」實在太深入民心,
所以我也借他歌詞裡的一句作開場白,
「有人的字典裡沒有放棄,而我的字典裡卻沒有宣教... 」
「沒有宣教?」,那分享甚麼臭屁?
我就是想改變大家對「宣教」的概念,
宣教,不是只給有宣教心志的弟兄姊妹;
宣教,也不一定要離開本土本族往異國文化,
宣教,是一種生活態度。
耶穌吩咐我們要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
重點是「去」,不管是甚麼地方,都要向人傳講福音,
所以宣教基本上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最後,分享完了,
感覺自己說了一堆狗屎,
未知對每位聽的人有甚麼造就,
只知不斷埋怨自己為何會因緊張而影響表達,
以致達不到更大的效果。
不過我還是會記得這天,
因這天是我踏出勇氣之路的開始,
我知道將來所面對的不止是四、五百人,
而最重要的,是天約堂成為了我事奉路上一塊超棒的踏腳石。

心裡衝出一句從未出口的說話:「天約堂,我愛你!」

2011年12月3日星期六

靜思

遠離人堆,放下纏慮,
坐在空無一人的房間,訪問自己的內心世界。
竟出乎意料的平靜,亦浮不出半點思緒。
只是頭腦放空的呆著,
同時細聽身體對自己的投訴。

天色漸暗,外面的聲音漸減,
而我依舊呆著坐,
這種漫無目的讓人感覺時間老了,它真的走得很慢。
而我也感覺自己沒有生命般停留,

也許,是時候停一停,
想想路該怎樣走。

2011年11月30日星期三

天籟之音



闊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個多月時間,
隨著金馬獎的完結,對電影的感覺亦漸漸冷卻,
沒了當初那份牽動,亦漸漸從崇儆的青春歲月中回到現實。
然而電影的最後一幕,就是柯景騰目送身穿婚紗的沈嘉宜步入禮堂那幕,
伴隨「人海中遇見你」的背景音樂,仍在腦海中盤旋,
每次想起,心裡仍有一份感動,眼眶仍帶點淚光。

恕我無知,一直以為林育群是女生,
後來才知道他就是參與「超級星光大道」而風摩一時的小胖,
心,震驚了,
原因是被一男高音欺騙多時,完全將心目中假設的女神形象推毀。

但我繼續聽著「林育群」,
其新唱片 - 「Endlessly」中的歌曲仍震撼我,
「Greatest love of all」、與中孝介合唱的「相信愛」,
還有與專輯同名的「Endlessly」,
那首不觸動人心?誰敢再單憑外表斷定一個人的實力與才華?
林育群的確令一群過往投不起頭的勇拾勇氣站於人前,
「是胖子又怎樣?至少我有令全球震驚的歌聲!」
「是胖子又怎樣?至少我知名度比你強!」
「是胖子又怎樣?至少冬天是我比你暖!」

我相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所以成功,
九把刀除了感謝演技精湛的幕前,勞苦功高的幕後外,
還有製作電影音樂的團隊們,
無論是胡夏主唱的主題曲「那些年」,或是插曲「人海中遇見你」,
甚至無數的播曲還是配樂,都是超棒的,
正正想到「三個臭皮匠勝個一個諸葛亮」的例子。
也順道在此恭賀柯震東獲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林育群、九把刀、陳妍希和柯震東,
這段時間你們都填滿我的腦海,
祝福你們各自展開翅膀,向夢想飛翔!

2011年11月26日星期六

成長是學不完的一課

在籃球場上與人鬥牛,
隊友卻因為敵軍的粗暴動作不憤,繼而發生口角。
儘管如此,我仍無動於衷站在場中當旁觀者。
在籃球場上與人鬥牛,
隊友卻因為敵軍的粗暴動作不憤,繼而發生口角。
儘管如此,我仍無動於衷站在場中當旁觀者。
這是我方發覺血氣方剛的日子已離我而氣,
熱血青年逐漸步入冷血中年,
少了舊時的衝動,多了現在的顧全大局,
原來在幼稚裡不覺地現了點成熟,可能還帶點男人味呢!

其實自己每天都在倒數,
光陰似箭,時間的確快得驚人,轉眼又過一週,可能轉頭又生兒育女,滿是白髮。
誰不想當peter pan?可惜就是敵不過自然定律,
成長是一輩子都學不完的功課,直至與上帝同住那刻,才算畢業。

我懷念舊時的每個時刻,也寄望於將來的每個未知,
李白的將進酒中的一句完全是我的生活態度,
「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反正時間也留不住,
倒不如在有氣有力時為自己的人生製造更多回憶,老來也不會感後悔。

2011年11月24日星期四

師奶,可愛還是可惡?

「本文是憤怒與發洩的混合體,內容一概不切實際,
為免影響閣下情緒,請自行選擇是否閱讀,謝!」

我真是一個處理行政的白癡,
靠那「亞莉吉蒂」的師奶們,害我被罵了一頓,
內心沉積多時的憤怒岩又衝出火山口面臨爆發。
怎會不知廉恥的未付學費就走進課室上課?
然後取了課本後就再不上課,欲向你討錢又聯絡不上,這是甚麼的道理?
你也不會先擦屁股才進廁所方便,
然後完成後不清潔便穿起褲子廁也不沖轉頭就走吧!(
這是甚麼爛例子)

早已埋下與師奶群的恩怨,
每次比賽未完結,我也不得不屈服扯白旗投降,
鬧不過她們天下無敵的武器,就是比毛遂更厲害的三吋不爛之舌,
(參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
以機關槍的頻率不斷發射飛劍,非要致人於死命不可,
這時你總希望耳塞從東南西北通通冒出來,好讓自己投入一刻的安靜中。

(以上內容為情緒高漲時撰寫,以下是平靜後的看法)

社會確實需要師奶群體,
她們的優點是精打細算,每天努力捍衛家庭經濟,所以才練得一口口技,
是唇槍舌劍又好、討價還價亦好、尚夫教子都好,
師奶的嘴巴比任何人都來得更多用途,某程度對我們生活也帶來一點兒好處。

所以,骨子裡我的確很厭惡師奶,
但也不否認師奶也有比我更強的江湖地位。

後記:感謝主,在我完成文章之前,那該死的問題已和平解決

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

為何而忙

「生活辛苦為了甚麼?」,
這道似難非難的題目一直徘徊於都市人心中,
誰不想享受生活?偏偏人就是不懂享受生活。
有人辛勞是為生計;
有人忙碌是為賺錢;
也有人是借工作量來幫助自己忘記些甚麼,
原來人人在埋怨生活忙碌背後都各有原因及故事,
有些是逼不得已,也有的是自討苦吃,
共通點是辛勞不是徒勞無功,一分耕耘,至少也有一分收穫。

無可否認我的生活也相當忙碌,至少對我而言,
(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我的工作量只屬小兒科)
幸好自己也清楚忙所換來的價值何在,
這一切非世界能夠滿足,卻比物質更值得,
所以我繼續為此付出。
偶爾會有動搖,也會心生放棄念頭,
但感恩I still here, 心裡大叫Hallelujah!

耶穌,你瘋狂的愛達至不怕死程度,
那我為你忙點點又算甚麼?
能夠為自己所信的犧牲,真是超帥的!

2011年11月20日星期日

不知所謂的一篇

每天無所事事時都會瀏覽自己的blog查看到訪人數,
託「那些年」及九把刀的福,blog開站四年的總瀏覽人數終過一千。

「寫了也沒有人看,為甚麼還要寫呢?」,
這是我一直以來的想法。
每件事被塑造故然希望有人欣賞,
那滿足感就是驅使人繼續作下去的原因。
可惜我是隨遇而安的人,
不喜歡像推銷般向人介紹自己的blog,
心裡覺得若然被文章感動,定必自動前往閱讀,
直至現在,仍有些持續到訪的朋友,多謝你們。

雜亂無章的一堆文字,
我也不知想表達甚麼,
卻很想令這寂寂無名的blog發揚光大,
藉此尋得更多知音。

2011年11月19日星期六

該睡就睡

骨子裡很佩服一種人,
就是那些每天只睡幾小時,翌日仍精神飽滿面對工作的人。
每次都想向他們進行解剖,
到底他們是否機械,肉感下滿佈齒輪,
還是他們是來自宇宙間的外星生物,一直徘徊在地球欲研究些甚麼?

與舊時相比,現在我經已睡少了,
但仍堅持每晚睡八小時,不然就會整天不在狀態,不斷口放蚊子。
慚愧的是我的起床氣超重的,睡滿了八小時,仍有半小時與愛床纏綿,冬天更甚,
結果換成每天工作遲到,慶幸未收警告。

雖然愛睡,但我也認為睡覺是滿浪費時間的,
據說人生三分一時間是用作睡覺,實在太多了,
我才不要投放那麼多時間扮演死人。
如果我每晚少睡兩小時,那麼就多兩小時電玩時間,多爽呀!

諷刺是,也有不少人持續不睡而進了棺材。
那我繼續愛睡好了。

2011年11月17日星期四

別把夢想成為妄想

心底裡很嫉妒九把刀,
為何仍有人不但能寫出一手好文,還能擔任導演,
甚至作曲作詞,
天才橫溢的人不是都死清光了嗎?
還是上帝創造的不公平,讓這世界仍存留些科學難以解釋的天才?
自問實力不凡的我在九大哥面前也不得不甘拜下風。
(作家竟能與電影和音樂扯上關係,還能成功,這讓我嫉妒萬分)


自然規律下人只會羨慕別人成功的部分,卻不會思考別人成功的原因,
每個成功背後怎會沒有可歌可泣的辛酸故事?
以九把刀為例,他今天的成就有賴天賦外,也離不開後天的努力與勇氣,
就算是莫札特這種天才,就算他精通各樣樂器,假如沒有膽量彈奏,也是徒勞無功。

新一代正是no gut and heart的一群,全都沒有腸子和心臟的。
做事馬虎,努力只用在玩樂身上;有事退縮,膽量只限於友人面前。
總是妙想天開發夢當某某,看的只有別人的好,卻失明於自己的弊病,
最後還不是寂寂無名的過一生?

人要有夢想才能發憤圖強,
倘若夢想成了妄想就如文化大革命般洗腦式的可憐生活,
既然有了夢想,就當努力尋找邁向夢想的道路,並勇敢向前衝,
把夢境做成現實,可能最後會遍體鱗傷,至少也無悔當初呀,
最怕是人生行到最後的時候,
後悔在世時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只空發了一場夢。




PS.本文以九把刀為例子,原因是我實在太尊敬他了!

2011年11月14日星期一

停不了的那些年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是我人生中第一套走進影院看兩次的電影。
再次買票觀賞的原因是意猶未盡,
欲再次重溫每個感動時刻。

雖然未有第一次看時感覺強烈,
但內心仍被觸動,依然感同身受在青春故事中。
很佩服柯景騰和沈嘉宜之間的友情,
他們曾經走得接近,只差一步就可進入戀愛,可惜最後依然告終,
未知若不是發生地震後柯騰致電嘉宜,
他們最終會否再次聯絡?
只知地震確實修補了這段友誼關係,
時間都已闊別兩年,彼此也放下了,
所以能夠談笑風生的回憶往事,
重點是,需要其中一個作主動。

對於愛情,我確是個失敗者,
面對感情的告終,
我不能跟對方若無其事般成為朋友,
因為用情太深,心仍被刺。

事至今日都若干年了,
偶爾在街上碰見,自然反應下都會視而不見,然後就是忐忑不安。
不是未能放下,而是早視她為回憶一部分,感覺也隨之成為過去,
若再遇上,就似是將所有感覺都重新歸回,是會取了我命的,
無論如何,她也是我青春歲月中重要的一頁。

不知將來會有甚麼機會以致我們同桌而坐,
要再次成為朋友,都需要其中一方作主動吧?
但現在大家都找到了另一半,也活得很好,各自精彩,
或許彼此都早已把對方踢出生活圈子群,
能否成為朋友,其實都不重要了。

祝福你永遠幸褔快樂,我的沈嘉宜

2011年11月13日星期日

執筆之路

臥在床上,習慣在睡前胡思亂想一番,
想起自己喜愛寫作的起源...

時光倒流,回到中學年代,
我的母校-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
那時並不覺得自己作文有那麼突出,
但再三思索,原來每次的中作考試都名列前茅,
只是當時的上課氣氛並不盛行成績好,反以低分為榮。
(他媽的害了我的人生,幸好現在校風改了)
記得當時的一課中文課,是派發學生的作文作業,
派到我的時候,張惠玲老師當著全班說,
「叶浩鵬,其實你作文又不是差,為何不好好努力?」,
原來我是全班最高分,那刻我真的帥呆了,
因為張老師的一句說話,開始我在寫作上的發掘。
多謝張老師,雖然我們時常惹怒你,但心底裡我們都很尊敬你的。
(紅圈:啟蒙老師張惠玲。藍圈:小弟年輕時)


當初選擇了xanga成為文章的大舞臺,
後來知道可以靠blog賺錢,就選擇了blogger,
可惜寫了快四年了,還未收到一張支票,
瀏覽blog的人次還不到一千,
但我繼續寫,懶理有多少人會看,
至少這是我對夢想的堅持。
(衷心感謝在看的你,你的到臨對我而言是多大的鼓勵呀!)

我想成為作家,終日以文字為樂,
但現在找到比文字更棒的 - 信仰,
盼望神使用我的手寫出有影響力的文字。
九把刀曾說,
「如果寫作是你的熱烈興趣,寫作是不是工作,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參自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

為表示我對寫作的從一而終,
我會繼續寫,手斷了也要讀出來請人幫我寫,
因這是上帝給我的禮物,決不能投閒置用。

2011年11月11日星期五

光棍節



Facebook的status上人人也提著光棍節,
恕本人見識淺薄,我確是首次聽聞這日子,
11月11日,四個一字與光棍的關連讓人直接了當想到男性生殖器,
若是男生日子,那為何又有女孩會為這日慶祝?
這讓我摸不著頭腦。

決定「維基」一下,
原來光棍節是單身一族的活動,起源於南京大學的四名學生,
他們終日討論如何擺脫光棍狀態,言談間創想出訂「11月11日」為光棍節。
我想像到的是大概有四名自命英俊不凡的呆男終日對天慨嘆沒有女友,
對女生的渴慕化成行動,結果一呼百應,影響甚大。

香港滿街都是單身貴族,
單是我工作的地方就經已充滿光棍,
都不知該與他們慶祝還是陪伴悲哭。
誰料在Facebook的另一邊,
竟有班不知死活的臭屁竟不斷炫耀自己的感情生活,
真他媽的不近人情,像是趕人於絕路的,
暫停一下攻勢,放別人一條生路可以不可以?
何要處處逼人看那些反胃照!
我非單身,只是替那些抱不平罷了。

無論如何,我相信一切早有注定,
人生本是充滿驚喜,
得時不得時,都應快樂的生活下去!
說不定光棍節就是開花結果日呢,
如期記念光棍節,不如吃四條香腸加一粒魚蛋算了...
至少飽腹嘛!

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

繼續那些年





雖然「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大受歡迎,電影票房大收,
然而身邊仍有不少人故意不隨潮流,裝有性格的不去觀看。

原因是「我不會人云亦云」,
聽到後心裡不禁一個「呸!」,
完全鄙視這種裝作自命清高,懶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井底蛙。
為何我會為此激進?
無他的,只因電影實在好看,
它勾起了無數不復再的回憶,
為生活的艱難帶來味道,
甜酸苦辣亦好,至少有點感覺。

不過整個氣候都在「那些年」,
也難怪會令那些實事求是的伙計們反感,
或者他們會覺得如期回首過去,不如展望將來,這樣人生才來得實際。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所牽引出的反應可能未必是電影的預期,
我相信九把刀當初決定開拍電影的目的只是為了完成夢想,可能他從沒想像放映後的轟動,
至少這是我看過九把刀的博客後的直接感覺。
不論別人對「那些年」接受還是拒絕,
重點是電影確被人留意了,這是值得慶賀的,
九把刀的每個付出也沒白費呀!


* 如果九把刀真的路過此地並作出留言,對我而言是件多光榮的事呀!
睡得久了,夢也甜了,是時候起床回到現實吧!

2011年10月31日星期一

歷史遺留的頭髮

冒著被惡犬追趕的危險,
踏著單車走在屯門鄉村間想要找些甚麼,
總發現點歷史味道。

舊時的上海理髮店已漸被髮型屋淘汰,
留下的都是相熟的老顧客,靠著長年累月的感情維生。
繼續走著,又見到一路邊理髮,
沒有佈置可言,只有一台大櫃放置工具,
卻有不少人輪候剪髮。


一股衝動驅使我加入輪候行列,
雖不斷被蚊子親親,仍無阻我一剪的決心!
誰不知剪出來的效果沒有保證?
但想到將來恐怕再沒這機會的時候,最終還是決定一試,
出來的效果與預期差不多,承謂卄伍大圓。

我不介意別人笑我的頭髮柒,但我介意別人笑這勇氣,
要知道頭髮可以再長,歷史沒了就是沒了,


我不想將來只能靠照片回憶,
襯仍有的時候就應把握機會經驗,
反正也蝕不了甚麼,我的眼睛只能靠鏡子才能看見髮形,
不照鏡就可以了,難為你們要對著我忍笑。
其實對著我大笑也可以呀!曾有人說我天生是個笑話,
現在就讓大家多個機會盡情笑吧!

2011年10月24日星期一

不復返的那些年



「那些年錯過的大雨,
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好像告訴你,告訴你我未有忘記...」

一首近期熱播的電影主題曲,
加上圍繞青春歲月的電影,
讓全城嵌入一股「那些年」潮,
於facebook不難發現友人post上昔日友情照,
或是事無大小都在近況更新中加上「那些年」三字,
甚至平日與書本無緣的都拿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小說在看。

早在幾個月前收看「那些年」的MV,
片段裡每個情節驅使我更想對電影先睹為快,
故意不看小說,盼望對電影保留新鮮感覺。

被九把刀獨有的成長故事觸動,
莫名奇妙的感覺湧上心頭,
每個情節是多平凡及簡單,
卻表達出青春最真實一面,
似曾相識,又身同感受。

曖昧的確是讓人受盡委屈,
兩者即使相愛,卻嵌入模糊關係,
找不到相愛證據,似是接近,實質存有距離。
當中男主角參與女主角婚禮一幕,
眼前所愛牽著另外一人步入婚宴,
陳小春的「我愛的人」,完全配合男主角的感受,
「我愛的人,她已有了愛人,從他們的眼神,說明了我不可能...」
以往明明相愛,今天只成朋友,
內心是多複雜交錯?
欲真心祝福,卻難受萬分,
此時,我的眼眶竟停留兩滴淚水。

青春應是充滿愛與情的階段,
友情亦好、愛情亦好,都在為生命的顏色冊上塗上色彩。
回想自己的青春歲月,的確充滿友情,
但多少刻骨銘心的機會因被限制而告終?
成年人常反對年青一代談戀愛,
怕他們受傷害,身心創傷,
但當成長了,總會回憶年青時代的一點一滴,
發現某個位置缺乏色彩,即後悔難返。

所以青春應包含戀愛,
或許會愛得不成熟,但卻刻骨銘心,
最後結果告終亦好,能同守皆老也好,
至少過程中的笑與淚,喜或悲都畢生難忘,
他日回想時,總能為之一笑。

2011年10月20日星期四

愛上新住客

家來了新訪客,
早對這家族不陌生,
因是次已是第三代的成員。

論到它對世界的影響力,
相信比任何發達國家都要強大,
只因在它手下能培訓出運動員、音樂家、軍事家、歷史學家等百樣專業人材,
對世界發展簡直有深遠影響。

成長階段早已被它深深吸引,被它獨有的魅力所迷住,
事實發現,當我開始終日渴望留守家中的時候,
正是我著魔的開始。

電子遊戲,一直被家長反對,
其實它亦好亦壞,
只要懂得節制,點到即止,恰到好處,
方能體會玩樂的最高境界。

2011年10月15日星期六

跨文化接觸

至小已經知道香港乃國際都會,
此地的繁華亦不斷吸引世界各地移居,
所以不難在街上發現外籍人仕,
而當中某些其實以避難為由來港定居。

在港亦有很多跨文化接觸機會,
因工作關係需定期與巴基斯坦籍的兒童相處,
首次見面已明顯看出兩地的文化差異。
與本地同齡小孩相比,
巴籍小童更見活躍,而且不受拘束,
所以破壞力驚人,亦未怕後果。

以上只是當中的小例子,
過往常見巴籍學生被老師責罰,
但過後又是重蹈覆轍,
原因是因為老師治標不治本,
純粹因行為而責罰,而未令學生明白自己錯甚麼。

若然因文化差異而責罰他們,
我會覺得做法不公平,
但總得令他們明白香港的本土文化,
那該怎做?
惟有身教,作他們的榜樣。

但願有心有力面對這職事吧!

2011年10月11日星期二

心想旅遊

翻開雜誌,被當中的兩個字迷住了-「筍工」,
才發現它們現正招聘我所響往的工作-「旅遊記者」。


「自由行」已成為旅遊新趨勢,
因為能按自己喜惡安排行程,不需跟著時間表跑。
可能有人會擔心自身安全,
但若然連參加旅行團亦會出現人質事件,
安全是否仍是旅遊重要一環?

大部分人可能會以休息為由前往旅遊,
其實多為滿足好奇心,盼藉周遊列國擴闊眼光。

認識職業旅遊是因為一本書,
張金鵬的「背包十年」,


內裡不但寫了作者的遊歷,
亦寫了他的成長,每個艱辛,
原來要真正的認識世界非浪漫的事,
是需要咬著牙關一步一步踏出來,
方知道世界確實比想像中大。

以我的學歷、人生方向,
肯定不能成為高薪享樂的職業旅行家,
但無人能阻我追求旅遊,
至少靠自己雙手所賺取的一分一毫去遊歷才更珍貴。

想起我的父母,
他們從來沒有阻止我去追求,
今天是母親的壽辰,
在此說聲:「媽,生日快樂!」

2011年10月10日星期一

尋找一點點

每逢假期總想拿著相機到處拍照,
但往往因發掘不了新地點而不了了之,
新鮮感驅使我熱愛拍照,
而事實是到處也有美麗的素材滿足鏡頭。
若然要尋得新奇地方方去照相,
恐怕相機早已發霉了。

在居住的附近有處歷史悠久的村落- 坑尾村,
那裡有條屏山文物徑,
特意保留傳統建築供遊客參觀,
每磚每瓦都超過百年歷史。

縱使對這地已不陌生,
然而每次從民居中都發現新的構圖,
主體不再是歷史名勝,
反是毫不起眼的一點一滴,
或者這些就是攝影的魅力,
讓人欣賞平常所忽略的美。

曾看過一名專業攝影師的文章,

從他的經驗發現,
只要細心發現其實不難發現拍寫真的地方。
而有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
就是最忌人云亦云,
重點是明白自己想拍攝些甚麼。

你對這個BLOG的感覺是?